让节约成为风尚,对浪费说“不”
发布日期:2025-08-26 10:35 点击次数:92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践行的社会责任。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保持清醒,拒绝铺张,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一、珍惜资源,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粮食、水、电、纸张……每一样资源都凝聚着自然与人类的劳动。我们每节约一点,就是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节约不仅关乎个人品德修养,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每一份资源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浪费行为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根基的侵蚀。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认识节约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风尚。
二、反对浪费,人人有责
浪费不仅是对资源的消耗,更是对劳动的不尊重,无论是餐饮中的“剩宴”,还是生活中的“长明灯”“长流水”,都应被坚决抵制。其中,餐饮浪费是当前浪费现象的突出领域,无论是家庭用餐、单位食堂还是社会餐饮,都要合理备餐、适量点餐、文明就餐,推行“光盘行动”,剩菜打包,人走桌清,同时餐饮企业应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杜绝各类浪费行为,节约水电油气,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水,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减少待机能耗,还要爱惜衣物物品,延长使用寿命,提倡修补再利用,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鼓励使用环保制品。
三、传承美德,共建文明
节约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孩子珍惜粮食,在餐前讲述农耕故事,在餐后引导参与光盘行动,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节俭习惯;分享节约小技巧,无论是随手关灯、循环用水的日常细节,还是旧物改造、垃圾分类的创新做法,都能带动更多人参与节约实践;弘扬勤俭家风,长辈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言行立标杆,晚辈以“物尽其用”的态度传薪火,让简约适度成为家庭生活的底色,让珍惜资源成为传递给下一代的正能量。
节约无小事,行动在当下。让我们携手努力,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共同营造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党建工作办公室陆叶叶)


央视公认最好的三款洗发水?头皮光合作用


610万老人如何分到养老金,呼和浩特冬日现场揭秘,八大梯队背


跨境财税是做什么的?跨境电商要交哪些税?看完这篇都懂了


李晟和家人游北京,戴帽子难挡美貌,7岁儿子像李佳航


丝瓜汤文学为何引起共鸣,3亿次扎心共鸣!一碗丝瓜汤煮透中式家


刚收了一台2016年上牌的奥德赛,现在报这个价格,合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