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我国耗时二十年研制盾构机,价格仅为海外十分之一,背后原因何在

发布日期:2025-08-30 19:17 点击次数:158

现在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国家研制的盾构机,不管是在质量还是技术水平上,早就不比那些欧美国家差了。

不过呢,我们的盾构机价格跟欧美国家比起来,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这让不少网友挺不满意的,觉得我们这二十年不断努力的成果白白浪费了。

其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我们这边的盾构机价格真的是那么低吗?

大部分人可能对盾构机这个名词不太了解吧,毕竟这种设备一般只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里面用得到,普通人基本上接触不到。

最早的盾构机是在十八世纪末出现的,最初就是用来挖掘隧道的。到了现在,盾构机已经变成了开建隧道的必备设备,几乎离不开它的身影。

而且啊,随着时间推移,盾构机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一体化了,既能开挖山壁、切割土层,又能运送土渣,一台设备全搞定,省事得很。

不过在咱们国家,盾构机的出现时间也就没几天,算不上久远。

1994年在上海搞隧道施工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用上了盾构机。这会儿,西方掌控着盾构机产业,价格怎么定,都是他们说了算。

到1997年,中国为了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工程,从德国进口了两台二手盾构机,总花费大概7个亿左右,平均每台差不多3.5亿。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省下点国家开支,我国也着手自主开发盾构机。

2008年,当中国首台复合型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推出后,德国厂家立马把产品售价降到了五千万元一台。

伴随着中国盾构机的逐步崛起,西方制造的盾构机价格已经滑落到了每台2500万到5000万左右。

你看呀,中国的这些盾构机啊,本来价格就比那些国家的便宜得多,甚至还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中国在技艺上经过多年积累,掌握了核心技术,自家生产的成本也低不少,加上产业链成熟,制造效率高,价格自然也就更实惠了。这种差异,从根本上说,是技术水平和产业配套上的区别造成的。

要说之前那些售价以亿为单位,确实是咱们国产的盾构机便宜得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不过随着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壮大,西方那些厂家也是开始调低价格了。

网上一些不靠谱的自媒体说的所谓的十分快钱,其实就是在吹牛皮罢了,完全没啥实际依据。

以前盾构机的价格水分挺大,国外那些盾构机更是价格高得吓人,成本可能连售卖价格的四分之一都不到。那会儿,一台盾构机随便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

那会儿,能造盾构机的厂家基本就那么几家,要想买盾构机,没有他们的产品就根本没法用,无论怎么不愿意,也只能认了,低头接受高价。

等中国一旦能自己研发制造还对外销售,比如以九折的优惠价格出售国产盾构机,这些外国公司也会跟着降价啊。

反正他们降价多少也会跟,因为也不会亏本,他们的品牌声誉已经打出来了。价格一样,买家肯定会更偏向于买他们的货。

直到国产盾构机的价格快接近他们的成本,那些国外同行才觉得扛不住了,毕竟国外的制造成本比我们高不少。

快要逼近他们的成本底线了,可距离我们的成本还差得远,咱们还是能赚点钱的。

目前这个情况,西方的盾构机价格比国产的只高出那么一点点,根本没达到十倍那么夸张的程度。

商业市场的本质就是这样,只有垄断才能拿到最大利润。你以为西方真的是靠“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意大利人的创意”,还是什么“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平凡又伟大的民族性”在赚钱吗?

没错,谁率先搞出那个东西,谁就能占据垄断地位。就算他的生产成本才十块,他也敢大量采购十万件!

要是中国赶上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半段,那中国也就会加入到这个变革当中了。

不过实际上,那个时候中国起步得比较迟,当和全球接轨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启动,信息技术时代的脚步已经迈开了,可惜当时的中国还只是个农业国家。

所以说,中国的崛起其实就是个突破垄断的过程,西方那些本该由他们垄断的领域都已经被垄断了,可咱们还能一点点搞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产品卖出去。这就像盾构机掉价那样,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自主,然后逐渐走出国门的过程。

想让中国的产品像当年西方那样卖到那么高价,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为盾构机的主要买家本来就是中国自己,中国的盾构机制造商把设备卖给国内企业,价格再高一点,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嘛。

就是说,随着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壮大,我国自己就能搞定盾构机的自主供应啦。

所以啊,不管是国内的制造商还是外国的厂家,都还没有一个能把价格卖出去的。

不过呢,中国盾构机行业还有个让人担心的地方,就是在一些关键的高端零件上,还是得靠进口,不能自主生产。

这块进口的花费占了整机成本的15%左右,而且呢,我们的盾构机毕竟是新推出的产品,在使用寿命方面还不如国际那些顶尖的设备。

这也就解释了,除了咱们中国,西方国家那些盾构机厂家还能坚持下去的原因何在。

说实话,人家生产的盾构机确实比咱们的要厉害。

到2025年外国家高铁招标时,德国海瑞克公司靠着自己哪些核心技术,就算价格贵了15%,人家还是轻松甩开国产盾构机,拿下了这个项目。

日本三菱重工,虽然整体在盾构机这块不及中国,但在硬岩掘进方面,三菱重工依然占据了东南亚市场80%的订单份额。

如今的情况跟两年前不太一样了,中国的盾构机还在不断前进,而德国和日本也终于搞清楚形势,纷纷展开了自己的反击。

光靠比价,日子未必会好过,真正的着眼点还是加强技术,才是根本的根本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