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微信新功能爆火!一键关闭共同好友点赞提醒
发布日期:2025-07-13 05:27 点击次数:136
微信终于把这个烦人功能关了!网友:喜大普奔
前言:一个“红点”引发的全民狂欢7月1日下午,一条热搜像野火般烧遍全网——#微信可以不接收共同好友点赞提醒了#。短短几小时,话题阅读量破3亿,评论区直接变成“吐槽大会”现场。有人直呼“微信终于听劝了”,有人感慨“朋友圈终于清净了”,更有网友用表情包刷屏:“红点消失术,治好了我的强迫症!”
这事儿说来也魔幻: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更新,竟能让全网沸腾。但仔细想想,谁没经历过被朋友圈红点支配的恐惧?刚想安心刷会儿消息,手机突然疯狂震动;明明不想参与八卦,却总被共同好友的点赞提醒拉回“战场”。这次微信的改动,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用户多年来的痛点。
事件回顾:从“红点轰炸”到“一键静音”
事情的导火索是微信朋友圈新上线的“不接收共同好友点赞提醒”功能。简单来说,过去只要共同好友给你点赞过的朋友圈互动,系统就会疯狂推送红点提醒,现在用户可以手动关闭这个功能,彻底告别“红点焦虑”。
操作路径也相当简单:
更新微信至最新8.0.60版本;
进入【我】-【朋友圈】-【我的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消息列表】-再次点击右上角【…】进入【消息管理】;
勾选“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即可实现“精准屏蔽”。
(图注:功能开启路径示意图,此处为模拟配图)
网友反应:有人狂喜,有人“真香”
功能上线后,评论区直接炸锅。有人化身段子手:“以前刷朋友圈像查岗,现在终于能当个安静的美男子了”;有人晒出截图:“关掉瞬间,手机都变轻了”;甚至有人调侃:“微信这是要转型做‘佛系社交’APP了吗?”
当然,也有“保守派”表示担忧:“万一错过重要消息怎么办?”但很快被反呛:“真重要的会直接私聊,谁靠点赞维系感情啊?”更有趣的是,不少人边吐槽边默默开启功能,上演大型“真香”现场。
深度剖析:一个红点背后的社交焦虑
微信这次改动,看似只是“少了一个提醒”,实则戳中了现代人的社交痛点。
1. 信息过载时代的“降噪需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微信月活用户已突破13亿。在这个全民社交的时代,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共同好友点赞提醒,本质上是算法对社交关系的“过度解读”——它试图用红点提醒你“别掉队”,却忽略了用户对“安静空间”的需求。
2. 社交货币的“通货膨胀”曾几何时,朋友圈点赞是表达认同的“硬通货”。但当点赞变成一种社交义务,当红点变成无形的压力,原本简单的互动反而成了负担。网友小王吐槽:“以前给领导的朋友圈点赞像上班打卡,现在终于能卸下这个KPI了。”
3. 产品迭代的“用户本位”回归微信这次更新,被业内视为“从功能堆砌到用户体验”的转向。过去,微信常因“臃肿”被诟病,但近年来从“青少年模式”到“折叠群聊”,再到如今的“静音红点”,都能看出产品团队在努力平衡功能与体验。正如网友所说:“微信终于想通了,用户不是数据,是活生生的人。”
社会意义:当科技开始“懂人性”
这次功能更新,折射出更深层的社会心理变化。
从“社交表演”到“自我疗愈”年轻一代正在重构社交规则。他们不再追求“被所有人看见”,而是更在意“被真正在意的人看见”。关闭共同好友提醒,本质上是对“无效社交”的断舍离,是数字时代个体意识的觉醒。
从“算法操控”到“用户主权”当科技巨头开始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过去,我们习惯了被算法投喂内容;现在,微信告诉我们:你可以决定接收什么、拒绝什么。这种“把选择权交还用户”的姿态,或许比功能本身更有价值。
互动话题:你会关闭这个功能吗?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忍不住想试试新功能了。不过先别急,我们做个小调查:A. 立刻关闭,世界清净!B. 暂时观望,怕错过八卦C. 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功能(扎心了)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选择,说不定还能找到“同道中人”!
结语:科技的温度,藏在细节里
一个小小的红点,承载着用户对安静空间的渴望;一次简单的功能迭代,折射出产品对人性需求的回应。或许,这就是科技最好的样子——它不一定要改变世界,但至少能让你在刷朋友圈时,少一些焦虑,多一些自在。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一些帮助。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再分享出去,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数据来源:金羊网(2025-07-01)、腾讯客服官方说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山东5区玉皇顶是鬼区吗?揭开这个老牌服务器的真实面貌
239期小诸葛福彩3D预测奖号:组六6码参考
我是上海人,去了次江苏徐州后发现,徐州人跟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
2025成都车展展位图发布,长安、奇瑞、比亚迪设专馆,展自主
会议召集人:“20中南建设MTN002”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调
孝感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