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一二级残疾人低保申领有门道?家庭收入才是关键,别只盯着残疾证

发布日期:2025-08-23 11:08 点击次数:99

“我家老王都一级残疾了,还不是说领就能领低保?”

“你以为拿个证就行?社区那边说得明明白白,还得看咱家里到底穷不穷!”

最近邻里之间关于一二级残疾人能不能直接拿到低保的话题又炸开了锅。有人拍桌子喊冤,有人苦笑摇头——这事儿,到底卡在哪儿?

其实,政策早就给出了答案:不是你个人多难,是看全家过得咋样。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重度残疾人口超2400万,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原因就是“家庭经济状况”成了硬杠杠。

咱们举个身边例子——78岁的李伯家,小孙子患二级肢体障碍,每天吃喝拉撒都要靠老人照料。两位老人退休金加起来一个月还不到两千块,全家的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这种情况,一般民政部门审核后都会批下来,“优先照顾”是真实存在的。

但隔壁小赵可没那么幸运。他爸一级视力障碍,可小赵在城里上班,一个月工资五六千,还有点存款。虽然父亲行动不便,可全家的钱袋子鼓鼓的,这时候申请低保,就很可能被刷下来。“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与地区经济水平挂钩,不单凭个人健康状况决定。”

是不是感觉有点绕?不少朋友总觉得,只要身体够困难、拿着一级或二级残疾证,就应该理所当然地进到政策兜底范围。但实际上,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家庭整体困难程度。如果一家人的收入合计超过当地标准,再严重也只能遗憾告别补助。

不过国家并非“一刀切”。对于那些既有重度残疾,又差一点达不到低保线的人,还有个叫“单人户核算”的办法。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特别困难的人从全家账本里拎出来,专门算他自己的花销和收入。这项措施在部分省市已经落地执行,据民政部2024年白皮书披露,全国试点地区约30%已实现特殊群体单独核算,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支持。

比如张阿姨家的女儿,从小智力发育迟缓、行动完全不能自理。本来一家三口刚好踩在线上,但因为女儿属于重度失能,当地允许她自己申请补贴,不用跟父母一起比划数字。这下日常护理费每个月多出几百块,对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不过,说到底还是要主动去问。有些街坊怕麻烦,总觉得自己肯定够资格,却一直拖着没办;还有些干脆认命,“反正轮不上我”,结果错过了新出台的利好政策。据国家统计局核准数据,仅去年全国因信息滞后未及时申报而错失救助机会的高龄及重度失能老人人数达到12万人次。不少地方政府如今每年都会组织适老化改造宣传和补贴申领讲座,就是为了让大家“不漏掉一个该帮扶的人”。

所以各位,看清楚啦!一二级残疾人的确可以优先考虑,但前提是家庭整体确实陷入困境。如果只是个人条件艰难,而全家还算宽裕,那这笔钱很可能与你擦肩而过。当然,“单人户”这种灵活做法正在越来越多城市推广,有需要千万别犹豫,多跑几趟社区或民政窗口,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等着你!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的亲友遇到类似情况,你会选择主动咨询还是坐等通知?假如碰上审核卡壳,你觉得“单人户核算”是不是更公平合理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探讨银发社会的新变化!#百家号银发科技#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联词条: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