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最大涨幅,日本跑步进入“加薪时代”
发布日期:2025-07-10 16:48 点击次数:148
日本的薪水,放在所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基本上是垫底的存在。和日本的房价,估计也差不多。
过去这几年,房价上涨,银行加息,物价上扬,连大米都要变成奢侈品的日本,老百姓的工资再不加上去,那可怎么活?沉寂了30多年的日本工资,终于开启了芝麻开花,节节涨的模式。
就连打工人的时薪,日本政府也准备直接从现在的全国一个小时1000左右,2030年,要加到1500日币。东京估计得1700日币左右。
日本正在跑步进入“加薪时代”。
2025年7月3日,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连合”公布了今年春季劳资谈判(春闘)的最终统计结果——全国平均工资上涨5.25%,是自1991年以来34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日本连续第二年实现5%以上的工资增长,标志着一场长期“低温”状态下的薪资回暖正在发生。
其中,员工人数在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也实现了4.65%的涨幅,虽然未达到“连合”设定的6%目标,但依旧是1992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这些数据意味着,从大型制造业到地方小店,从酒店前台到维修工坊,“涨工资”已经不再只是大企业的专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现在开始广泛涨工资了?
一方面,日本社会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结构性问题——劳动力短缺,严重的人手不足。
无论是蓝领岗位还是白领岗位,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招不到人”。人口老龄化加上年轻人偏好大城市和轻体力工作的趋势,使得很多企业即使开出原有待遇也难以补齐人手。“不涨工资就没人来”的现实,让不少企业只能选择提升待遇,以吸引和稳定员工。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持续也促使企业调整薪资结构。
2025年5月的日本全国核心CPI(剔除生鲜食品)同比上涨3.7%,食品、能源、生活用品全面提价。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工资不动,员工的实际购买力会被迅速压缩,企业的士气和留才率都会受到影响。于是,“涨工资”成了一种不得不做的防御性操作。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日本经济试图“脱低温”走向正常化的关键一环。
长期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工资”的三低困局。为了摆脱这一状态,日本央行逐步转向“货币政策正常化”,并多次释放出“只要工资和物价稳步上涨,就考虑加息”的信号。而企业工资的实际上调,恰好给了货币政策转向一个支撑点。
换句话说,现在这轮涨薪,不仅仅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博弈,更是国家整体经济战略的一部分,是推动消费、刺激内需、告别“失落感”的一场集体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薪资上涨潮中,中小企业的表现也十分引人注目。
虽然从数字上看,中小企业的涨幅还略低于大企业,但相比过去几年“只有大企业涨,中小原地踏步”的局面,今年的中小企业确实“动起来了”。
这背后,是日本政府和工会持续推动价格转嫁(把人力成本合理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努力,也有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在探索新型经营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主动适应市场变化。
例如,一些地方制造业开始通过电商平台直面终端客户,提高议价空间;服务业则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缓解人力紧张带来的成本压力。中小企业不再只是被动地承受市场波动,而是在现实压力中逐步寻找主动转型的空间。
当然,这一切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实际工资(工资扣除物价变动后的购买力)依然为负,许多家庭仍在为日常支出精打细算;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依旧脆弱,价格转嫁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事;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贸易政策的潜在影响,也可能为明年的谈判带来新的变量。
但无论如何,从春斗的这组数字中,我们确实能看到日本社会正在努力撕开“停滞”的裂口,寻找一条让薪资、生活和企业生态一起改善的道路。
正在找工作的打工人,请将你们的视野转移到离你最近的日本,你会发现,当下的日本企业:如果不涨工资,新人根本招不来,老员工也流失严重。


丁真合作饶雪漫 为电影《永不失联的爱》唱主题曲


海外的香港繁荣发展,内地的香港逐渐衰败


特朗普遭遇反将?邻国果断反击,3500亿订单说取消就取消


项立刚怒斥蔡澜,拍三级片起家,逼迫陈宝莲,假装文化人徒有虚名


黄金异动藏玄机:央行95%共识背后的大棋局?


读书开会看展览,辽阳监狱三板斧砸下,人性能被管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