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为什么是现在“强制交社保”?

发布日期:2025-08-12 17:42 点击次数:53

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新规将全面落地:任何“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均属无效,用人单位必须为所有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兼职、临时工等灰色地带群体。这一被称作“最严社保令”的政策,实则是对已有法律的强化执行,但其在2025年第三季度集中发力,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保体系面临的多重现实挑战。

当前,中国正经历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每年超2000万“60后”步入老年,但新增劳动力仅1700万-1800万,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净减少300万-500万。在社保“现收现付制”下,这种倒挂直接冲击资金池:

财政补贴翻倍:2017年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约1.2万亿元,2023年增至2.4万亿元,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2.6万亿。缺口隐忧:若不扩大参保基数,未来5-10年养老金缺口或达8-10万亿。

尽管中国就业人口达7.34亿,但拥有完整“五险”者仅2.46亿,参保率低至33.5%。尤其值得警惕的是:

年轻群体“断保潮”:2025年第一季度,35岁以下就业者中23%主动中断社保,较2024年同期上升8.6个百分点。灵活就业者困境:全国2.4亿灵活就业人员中,上海断缴率高达70%,主因月缴2266元社保占收入30%-50%。

新规试图破解两大结构性矛盾:

中小企业“逃保”乱象:深圳电子厂测算显示,未缴社保可降低28%用工成本,使产品价格比合规企业低15%,形成恶性竞争。体制内外待遇差:尽管差距从3倍缩至1.6倍,但2024年城镇职工养老金(3825元/月)仍为城乡居民(246元/月)的15倍。

新政落地必然伴随代价:

小微企业承压:上海餐饮店为7名员工缴社保,年成本激增22.4万元,而行业平均利润率仅3%-5%。劳动者收入缩水:月薪6000元者实发降至5000元,降幅16.7%。

但长远看,全员参保可刺激消费(解除后顾之忧)、倒逼产业升级(淘汰“血汗工厂”),并通过财政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当年轻人调侃“不是我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我”时,新规正试图扭转这一短视逻辑。强制参保不仅是填补资金缺口的数学题,更是重构代际契约的社会命题——唯有今日劳动者全员缴费,明日老龄化悬崖方有缓冲之基。随着9月大限将至,这场关乎3亿老人与7亿劳动者的制度变革,已无退路。

查看更多